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推行“两票制”、降低医疗器械价格脚步也愈来愈近,医疗器械或将进入降价时代。
从去年底央视连续曝光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门”看得出,医疗器械的确利润空间大,于是有许多药品企业转型做医疗器械已成潮流,但从各种政策信号特别是推行“两票制”来看,有专家表示——
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推行“两票制”、降低医疗器械价格脚步也愈来愈近,医疗器械或将进入降价时代。
有专家指出,与药品价格虚高一样,医疗器械费用高主要原因是医疗器械价格水分过高,利益链过长,厂家-总代理-省级代理-区域代理-临床代表-患者,除了各个经销代理层层加价,招标时还要留足利益空间,给医生回扣。某大型进口医疗器械销售人士透露,医疗器械产品利润一般在100%左右甚至更高,直接采购中,回扣平均占总采购额成交价的10%-15%,招标过程中,回扣费用达总利润的30%-35%,甚至更高。
其实,各地也已纷纷建立集中采购试点尝试降低医疗器械价格。2016年底,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公立医院耗材联合采购框架协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联合对医用耗材采用竞价、议价来限制医用耗材价格,而海南省启动医疗机构医用高值耗材集中挂网阳光采购来控制虚高的医疗器械价格。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不断释放政策信号。2016年11月,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要“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改进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而今年1月9日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两票制”的实施,更是让业内人士看得出医疗器械实施“两票制”已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可以说,“两票制”的推行落实应引起医械业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那么,医械行业就真的要走下坡路么?没有它路可寻?
其实是有的,那就是产品种类、型号及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市场开发需瞄向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发展“十三五规划”从医疗机构布局到中央及地方的医疗卫生投入都有了新的改变,基层医疗机构成为“十三五”重点发展及加强方向,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大量医疗设备及器械!
医改策略及中央和地方医疗卫生投资变向
为加大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力度,控制城市公立医院规模是医改继续重要措施,这自然要减少城市医械市场需求量。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印发《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通知,自今年始中央投资将瞄向县级医院,并明确指出允许县级医院下乡设立分院。基层地方政府会负责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卫生院入村设立机构分点或逐步公立化。有媒体报道安徽省在日前召开的年度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将1/3的中心乡卫生院建设成二级医院。可以说,医改的全局规划、国家的投资变向给医械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搭建了市场平台,那就是基层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职能变化与庞大群体需求
日前国家卫计委明确的2017重点工作又明确了中心乡卫生院除了加强对区域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同时,还负担普外、孕产妇分娩、外伤等病症处理,而之前基层医疗机构医械短缺或配备不全导致基层许多病人到上级医院就诊。以后基层医疗机构履行职责,就需要大量医疗设备的添加配置。
基层医疗机构庞大,是巨大的可开发市场
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有374个县级市、1470个和117个自治县,19522乡镇(加上民族乡镇和街道共41636个乡镇级医疗机构),还有68万个行政村。按国家要求每个县保留的3家县级医疗机构下基层设立分院,加上像安徽一样改建升级卫生院为二级医疗机构,全国新的基层医械市场会很快成型。而且家庭签约服务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医疗设备或仪器,都为医械开发创造优势。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医械短缺十分明显
不管是大型医疗设备还是普通医疗仪器,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均十分短缺,急需配置。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河南省原阳县医疗设备落后短缺非常明显,18家公立医疗机构只有2台1.5核磁共振和双排螺旋ct,3家县级医院的超声均为三维以下超声,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均为普通彩超,没有ct、核磁共振及全生化先进设备,因此基层首诊效果较差。看到发改委信息后,3家县级医院已计划在设立分院或托管中心乡镇乡卫生院。预计2018年全市的7个县区30多家县级医院将设立至少60家分院。
另外,国家已将康复科建设列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规划,而康复科按设计职能运转,很大程度上与康复器械有关联;没有或离开康复医疗设备,仅靠中医中药康复科很难运行。
因此,笔者认为,“两票制”下的医疗器械生产发展及运营,必须重视基层市场的开发,只不过需要在医械的种类、型号上进行新的研发生产。比如与城市大医院层级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配备的医疗设备需要按医院级别种类开发生产和供应符合标准型号的医疗设备及器械。这样,按“两票制”及集采通过合理降低价格,用薄利广销,就完全可以开发和控制基层庞大医疗设备市场。